2024年11月20日,我院环境设计系在5号教学楼5117T教室成功举办了“非遗校园行”——“陶艺匠心·工匠精神”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特邀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、古陶复制技艺大师李红兵老师,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玉子老师,以及西安市灞桥区陶埙演奏技艺传承人梁苗老师。讲座由环境设计系主任刘玉娟教授主持,我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纷呈的讲座。
讲座中,李红兵老师围绕非遗人物志、金丝铁釉作品赏析、陶艺的艺术、历史与发展等五个方面,展开了深入而精彩的讲解。他不仅详细剖析了古陶器复制在坯料、釉料、成型、烧成等方面的技术细节,还强调了古陶复制技艺在当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。通过复制古陶器,我们不仅能保护和保存古代文化遗产,还能激发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。李老师以汉代陶俑为例,展示了复制品在呈现古代审美风格和制作工艺方面的独特魅力。
在分享古陶复制过程中的心得和挑战时,李老师指出,这一技艺不仅要求精湛的手工技艺,还需要对古代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。他提到,在复制唐代三彩陶时,需要研究唐代的釉料配方和审美趋势,以确保复制品的真实性和时代感。
此外,李老师进一步探讨了古陶复制在教育和旅游领域的应用。他提出,通过展示和体验活动,古陶复制技艺能够吸引更多人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。在旅游景点设置古陶复制工坊,既能吸引游客,又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经济发展。
最后,李红兵老师呼吁,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怀揣工匠精神,投身于传统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之中。他强调,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它代表着对技艺的极致追求、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。只有年轻一代积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,才能使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从而确保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
随后,梁苗老师以一曲悠扬动听的陶埙演奏为此次讲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,她那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深情的音乐表达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。大家纷纷表示,这次讲座不仅让他们受益匪浅,更对古陶复制技艺、金丝铁釉以及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
讲座结束后,环境设计系主任刘玉娟教授总结道:“非遗项目的传承是历史的延续,每一项非遗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此次讲座中,三位老师精心准备,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内容,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陶艺孤品,使师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艺术品的魅力。这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,也为未来可能开展的跨学科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”